资尊文学

资尊文学 >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> 第683章(第1页)

第683章(第1页)

那些原本打算浑水摸鱼的人,面对这样精细化的管理,开始感到压力。

他们发现,在这里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见,每一次懈怠也都会被记录。

这种明明白白的评价方式,让他们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轻松混日子。

一开始,有些人确实因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工作模式而选择离开。

他们觉得这样的管理过于严格,让他们失去了过去的“自由”。

然而,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此并不在意。

如同沈秋生所预料的那样,这个时代的人力资源是丰富的,有人离开,自然会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,而且是几乎源源不断的。

不说附近的村民,就连几十上百公里以外都有人赶过来。

九十年代的劳动力,那真是又便宜又多又听话。

哪像几十年后,钱少一点都不干,老板说话不好听也不干,动不动就提倡一个提桶走人,搞的工厂老板压力比员工还要大的多。

而那些选择留下来的人,他们开始逐渐适应并接受了这种新的工作模式。

他们发现虽然压力大了一些,但相应的,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更为公平和直接的回报。

工作效率的提高,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,也让他们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。

沈秋生的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,虽然在初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抵触,
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效果逐渐显现出来。

工地上的工作氛围变得更加积极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。

那些原本浑水摸鱼的人,也在这种新的工作模式下,开始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
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种变革,不仅改变了工地的工作模式,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和认知。

沈秋生所提倡的这种理念,也逐渐在这个时代中提前生根发芽,引领着一种新的工作文化。

对于这些事情,沈秋生也没有管太多,把权力交给下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就行了。

考虑到父母要搬来省城,为了方便,沈秋生干脆在省城拿了一块地搞开发。

不是说省城没有好房子,倒也有一些前朝时期留下的民宅可供出售。

但那些老房子在沈秋生看来历史价值或许有,居住价值却不是很高,主要还是因为过不了多少年,省城必定会在全国经济腾飞的浪潮中,开启浩浩荡荡的房地产拆迁工作。

到时候这些老房子都要面临拆迁,周围乌烟瘴气的,要多难受有多难受。

所以还不如现在就盖一个现代化的小区,一方面能拿出来卖,另一方面可以让父母有更好的居住场所。

小区的规划设计,沈秋生脑子里已经有大致的构思,也不用太复杂,太超前,主要还是房型设计,还有环境绿化。

这两样搞好了,就算再过三十年,五十年也不会过时。

当然了,房子质量也是一方面。

必须用最好的材料,最结实的方案,绝不能搞什么豆腐渣工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